學年將結,facebook上充斥著兩類留言:一年級的同學在高乎受騙,三年級的同學則在為前途惆悵。一時間,彷彿經濟系是吃人黑店、賣豬仔的奸商。適逢和一位舊同學敘舊,席間亦談到香港經濟系畢業生的出路問題:經濟系畢業生在美國十分吃香,為何在香港卻是不如人意呢?
就課程設計來說我們和美國並無分別。但想深一層,無分別可能正是問題所在。
學生趨之若騖的專業,不外乎醫科、法律、會計及商科等。在美國這大多是第二學位,學生本科時很多選讀相對百搭的經濟系。在這制度下,相對理論化的課程問題並不大,甚至在博雅教育的概念下是好事。
在香港,上述的專業通通都是第一學位。這一來有兩個效果:
一, 高質素的學生,很多去了直接相關的各學系。經濟系的畢業生亦因比面對著先天性的訊息傳遞(signaling)問題—你入經濟系而非精算系,想必是你能力不夠高吧?
二, 理論化的課程不合學生所需。當大部份學生預期畢業後真接投身職場,經濟系教授的大量述描模型就顯得不切實際,因為除了少數研究工作,實在沒甚麼職業需要用著經濟模型。或說學生學了如何理性思考,但這對要找工作的學生來大概只能說是奢侈品。
從根本上來說,在大學教育職業學校化下傳統的經濟學課程並不符合香港學生所需,但研究上則需要大量經濟學教研人員。面對職場現實,香港大部份院校的應對方法很直接—把經濟系併入商學院,甚至把金融和經濟合為一系。在中大現行的架構下這不大可能發生。其實中大經濟系金融課程之數目已遠超一般經濟系,總不成經濟系也變成一另所商學院吧?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